为了进一步深化资助育人的成效,促进受资助学生全面发展,4月28日,由贝博在线(中国)学生会勤学部举办的“助学,筑梦,铸人”系列活动正式启航。首期活动是主题为“墨香启智,书韵润心”的读书圆桌分享会。学工办张晓路老师以及受资助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贝博在线(中国)学生会勤学部部长孙雨晴同学主持。
活动伊始,同学们进行了自我介绍,并分享了平日里喜欢的书籍,这不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让现场的氛围变得更加和谐。
周雯羽同学对《解忧杂货店》的分享,从护理专业的角度阐释了文学与职业精神的共鸣。她以书中杂货店“倾听烦恼、传递希望”的理念为出发点,倡导我们为患者构建一个心灵的“解忧杂货店”。
夏振杰同学分享了《那不勒斯四部曲》,深入分析了莉拉与埃莱娜之间复杂的友谊,以及女性成长、阶级差异和社会变迁等议题,并从中提炼出关于自我价值追求和时代适应的深刻启示。
蒋雨轩同学分享的《无声告白》,结合社会对成功的单一标准、情绪压抑的毁灭性等现实议题,引发了对个体价值和家庭关系的深刻反思,并以“你的生命中有必须挣脱的‘无声告白’吗”这一问题作为结束,极具启发性。
高嘉成同学分享了汪国真的经典作品,诗中对理想、青春、爱情的赞美,以及“用文字点亮心灵”的创作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了直面生活的勇气和诗意,体会到超越时代的美学共鸣。
荆宇淇同学分享了《追风筝的人》,她梳理了阿米尔和哈桑之间复杂的情感脉络,强调了风筝的多重寓意,展现了人性在愧疚与救赎中的挣扎与成长。
张景楠同学以《听听那冷雨》为核心,通过身份迷茫与文化认同的碰撞,为当代人提供精神突围的路径。结合数字时代的精神困境,提出诗意栖居的救赎意义,强调文字对情感疗愈与生命实践的深刻力量。
陈诗佳同学聚焦于《素食者》,从多个角度剖析了小说中“暴力”的复杂性,揭示了家庭和社会对个体(特别是女性)的压迫与异化。作品叩问人性的阴暗边界,并试图在创伤中寻找超越暴力的可能。
范加来同学关于《狼图腾》的分享,通过陈阵与狼群的互动,揭示了野性与文明的冲突,强调了坚韧与协作的价值,呼吁我们关注生态平衡,重拾充满生命力的野性精神。
周煊同学围绕《最后的拥抱》展开,从自我反思、情感体验与生命哲学的角度,探讨了成长与和解的主题,呼吁我们以拥抱的姿态面对生命中的爱与遗憾,传递出对生命热爱与精神觉醒的深刻思考。
李洁同学关于《福尔摩斯探案集》的分享,从现代医学视角切入,揭示了书中蕴含的科学预见性与医学逻辑。她呼吁医者以证据、逻辑和人文关怀,守护生命真相,成为患者健康的“福尔摩斯”。
会议的最后,张晓路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强调,此次读书圆桌分享会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阅读交流,更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与成长的契机。她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保持对阅读的热爱与追求,通过阅读不断拓宽视野,提升自我。
愿今夜书页翻动的声音,成为未来白袍衣襟飞扬的序曲;愿每一份被温暖过的梦想,都能化作照进他人生命的光。此次读书圆桌分享会作为勤学部“助学,筑梦,铸人”系列活动之一,以书为伴,帮助受助学生在书香的浸润中培养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期待受助生们能带着这份书香浸润的信念,在护理事业的征途上继续书写大爱篇章,让每一份被托举的希望,最终都绽放成守护生命的力量。
撰稿:孙雨晴、周雯羽;图片:刘默涵;审核:高兰天、张晓路